西点培训班
联系我们
日前,王森老师接受了《职业》杂志的专访,并且以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烘焙项目中国专家组组长的身份登上了《职业》杂志2017年3月中期刊的封面人物。在此次专访中,《职业》杂志以打造中国的“西点”军校为题,用七千余字的大篇幅对王森老师进行了深度报道。
文中,分别从“王森进军西点行业的创业故事”、“跨界融合的经营理念”、“独树一帜的创新发展”、“犀利独到的行业现状解析”、“王森学院的未来规划”、“全力以赴的世赛备战”等方面对王森心中的商业帝国规划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详尽报道。
以下是《职业》杂志记者对王森老师专访的内容摘录,今天小编就带各位森粉一起了解王森老师“背后的故事”!
《职业》杂志创刊于1994年7月,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的职业指导、教育培训、就业服务、人力资源类国家级职业教育权威刊物。《职业》杂志以“权威、独到、专业、实用”的特点,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在业界具有广泛影响力。
“有远大的思想,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一个人拥有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如何去努力获得他想要的事物。” ——影响王森一生的经典语录
目前,在整个世界,有300多位顶级的西点师,王森就是这里面之一。在这样一个世界西点精英俱乐部里,王森与他们一同参加世界烘焙技艺大赛,切磋西点制作技艺,讨论行业发展趋势。
王森进入西点行业已经有26年。但是,他最初的专业却不是西点。20世纪80年代,因为酷爱美术,王森考入江苏一所师专学美术。毕业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王森认识了一位改变他命运的师傅——香港厨师陈老师。后来,这个从小就对美食感兴趣的小男生还是选从头再来,到金陵饭店当学徒。他又跟师傅到香港学习技术。
王森最大的特点是爱学习。通过学习和参加国际技能大赛,他结识了很多国际西点制作大师,并与全球300多位顶级西点制作大师建立了联系,进入了他们的圈子。
“作为一名中国厨师,怎么能让西方人信服,进入西方人擅长的西点厨师精英俱乐部呢?” 记者问。
“我有一个强项,喜欢跨界思维。外国的厨师非常在意创新,在意生活与艺术的结合。恰恰我喜欢跨界,经常跨界到时尚界、艺术界、园艺界、汽车界、奢侈品界,并用我的作品与他们分享,而且一直在全球和一些艺术家进行一些创新性的展览。慢慢地,我也进入了国际西点大师的圈子,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在跟他们的接触中,我也学习了一些英语和日语。”王森说。
虽然是一位西点厨师,但是,王森是一位多重身份的人,有很多头衔。20多年来,王森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烘焙西点咖啡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是一位美食艺术设计师、国内咖啡西点西餐创新商业模式研究专家、专业美食摄影师、多家国家级杂志特邀撰稿人,还出版专业书籍200多本。同时也是亚洲残联裁判员、国家级裁判员、中国焙烤协会专家、中国分子厨艺美食最早的研究者、国内首家大型巧克力主题乐园的策划与设计制作人、恋味堂餐饮公司产品研制总监、法国餐饮协会理事、亚洲首位用巧克力设计时尚服装的设计师、国内首位窑炉面包烘焙研发技术推广人、美食文创公司董事长、本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最在意研发和创意这一块。因为我本身就是厨师,本性还没改,就是想做东西,天天就是想如何做最好的东西。”
创新、创新、再创新,一直是王森的追求。正因为这样,他一直引领着中国西点制作界的潮流。正如他新浪微博的名字一样——食尚先生。(新浪微博美食名博:食尚先生王森)
“我们要做让人感动的食物!”这是王森经常告诫学生的一句话。“让人感动的食物不仅外观很好看,也很好吃,还要让人吃完以后感动,觉得眼睛都会湿润的那种感动,很难忘掉。这才是西点烘焙的最高境界。”
上课的时候,他们经常会给学生分享一些国外的百年老店怎么样才能做好产品、做好品质,做出让人感动的食物,通过口碑吸引回头客。
言传不如身教。王森在苏州的一个深山沟里,开了一家店:知味恋歌。尽管位置非常偏僻,也没有宣传,甚至连指路牌也没有,但每到周末,如果不预定,根本找不到座位。很多人是开车慕名而来,在这里喝喝咖啡,吃点甜点。如果味道满意,他们会告诉朋友。
“做烘焙这行一定要很用心。现在私家烘焙在网络上特别热,一些年轻人不是用心怎么样才能做好产品,而是什么好卖就去做什么,像一个投机商一样,不顾到底好不好吃,这样的产品是没有生命力的。”
因为一个味道,记住一个面包,记住一个店,这是王森一直追求的,也是他给自己的学生反复强调的。现在,国内开这种私家烘焙工作室的,60%都是他们学校毕业的学生,这些店每年的产值能达到10多亿元。
“一是缺乏一种用心做产品的态度。”王森回答。他指出,现在国内很多年轻人学西点,不少人认为抄一个配方,这东西学会了。其实,真正学西点,并不是抄配方,是懂原理,并用真正做好产品的态度来学习西点师们的工艺方式、制作流程和手法,以及他们做事的心态。
“二是缺乏匠人精神。现在,不少年轻人,只学表面的东西,不学那些内里的。欧洲有一些大师做的那些东西,可能外观不是那么漂亮,但是他们很注意细节,注重质量。”
“一个优秀的西点师,首先要有德行。”王森严肃地回答,“我一直教育学生要有德行。作为西点师的德性是什么呢?一是食物要有卫生保障,二是过期的东西不能用、不能卖。因为西点最快几个小时就不能吃了。三是不能偷工减料。”
正因为这样,在王森国际咖啡西点西餐学院,他们执行的都是国际标准,每一个细节都会严格去做。在这里的学生,进入教室一定要换鞋,把在教室以外穿的鞋换下来。进入教室后,要去做消毒和洗手。每天打扫教室卫生的时候,要跪在地上拖地。“之所以这样苛刻,就是要让学生养成一种好的习惯。一旦习惯养成了,他到别到公司工作,就能把好的习惯带过去。”王森补充说。
“中国西点职业教育缺什么?缺的最多的,应该是国际交流。正因为这样,我们从始至终倡导学生、学校多与国外进行交流。现在,在我们的学校,有300多位老师都是外国的。虽然他们很多不是我们的专职老师,但我们会根据他们的专长,请他们来讲专门定制的课程。有些时候是来中国现场上课,有时候是利用互联网直播上课。在我们苏州校区的图书馆,价值100多万元的图书中,三分之二是国外的。这样,才能使一个刚入门学西点烘焙的学生,也能了解全世界西点烘焙的水平,才能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有一个比较大的视野。”王森回答。
“其实这就是我们让年轻人主动国际化的一个办法。学生需要自主学习,去查字典,不然的话,看不懂配方。同时,我们还会把学生送到法国、日本、韩国等我们的合作学校去学习。在那里在,环境会逼迫他们学习。”王森笑着说。
在王森学校,能学到国内外各种咖啡、西点、面包、蛋糕、西餐、甜点、翻糖、巧克力、糖艺、调酒、面塑、糖公仔、冰淇淋、冰饮、奶茶、寿司、西餐等技术和配方,每个专业都有各自的主要课程和辅助课程,选修课增加了学生的技术竞争力,让王森学子在有限的学习期间获得比其他同类学校学员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学校采用点对点教学模式,4人一个组,技术好的帮扶技术差的,做到人人都能跟上教学进度,人手一套教学工具和原料。学校为了让学员更好的掌握技术,开展一个月一次比赛的活动,从比赛中考核学员的技术,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点对点地帮扶个别学生,一直到学生达到企业考核要求为止。王森学校把每一个学生都当做一个有血有肉、有独立人格、独特价值和潜能的人,点对点帮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给他们最需要的指导和帮助,给每一个学生展示的平台和机会,确保学员100%学会、学精、学透,这也是王森学校品牌价值的体现。
可以说,王森的西点学校慢慢的变成了了中国西点规模最大的学校之一。20多年来,培养了11万多名学员。但是,他们还不满足,准备在海外开分校,准备在美国买一所学校、收购一所学校,在法国、日本各收购一所学校,实现国内学校与国际学校的衔接。
“作为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烘焙和糖艺/西点制作两个项目主基地的负责人、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烘焙项目的专家组组长,您觉得中国在这两个项目里面面临哪一些问题?怎样克服这样一些问题才能使中国拿到好名次?”记者问。
“现在,我们上上下下对世赛都非常认真,全力以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从训练本身来看,我们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毕竟我们是第一次参加这一个项目,最担心的就是规则,因为规则在一直在变化。为了了解规则的变化,我专门自费到法国、日本、韩国等一些在这一个项目比较强的国家考察,去看他们的全国选拔赛。从技术本身来说,我们选手与他们选手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但是,我们是第一次参赛,以前与国外的交流太少。”王森回答。
下一步,王森准备与专家组、教练员一起,从两个方面做工作。一是依靠与国际名厨比较熟的优势,请他们给予指导。找出各个国家世赛专家,找机会拜访他们,与他们交流,向他们请教。二是成立一个世赛规则研究小组。专门来研究世赛规则和每一个细节。再去与国外的这些专家们交流,问他们是不是这样理解。三是带选手走出去比赛,积累比赛经验。因为选手缺乏国际实战经验,要通过实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争取取得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