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在台山市博物馆的华侨历史背景和文化陈列展柜里,有一个不起眼的小铁罐,它的外表有些生锈,正面绘着一位穿着长袍的老人,上面有两行英文字母“HILLS BROS COFFEE”。据介绍,这是一个1906年的咖啡粉盒,希尔兄弟(HILLS BROS)是美国著名的咖啡品牌,拥有上百年历史。该粉盒是1987年由一位都斛镇陈姓村民捐赠,是其祖上从美国带回来的地道“舶来品”。在台山市文联主席黄春燕收藏的1948年的《台山至孝笃亲月刊》上,有两则广告证明,其中一则广告写着:“台山县三合圩墨西哥冰室,本号专营西饼面包、特制咖啡、原装鲜奶、中西罐头,名贵食品,各式具备,并接理外洋书信银两,如蒙惠顾,无任欢迎。”这说明,当时的台山,咖啡已经流行开来。
1906年Hills Bros希尔兄弟咖啡粉盒 都斛陈姓乡民捐赠(图片来自:台山博物馆)
黄春燕是台山华侨史的研究专家,经她考证,享用咖啡这种“舶来品”的习惯早在上世纪初就已经融入了侨乡台山的市井烟火中。当时,随着台山有了大量侨汇收入,新宁铁路全线开通,民众尤其是侨眷生活富裕,在交通工具、建筑形式、衣着打扮、餐饮习惯、语言词汇等方面,出现了一股“西化”潮流,特别是喝咖啡,慢慢的变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
说起台山人与咖啡的渊源,一位台山籍爱国华侨不可忘记,他就是海南咖啡产业化的奠基人陈显彰。1933年,台山三合人陈显彰先生怀着“振兴实业、实业救国”的抱负,毅然放弃在印度尼西亚苦心经营的咖啡园和商行,克服重重困难,带回咖啡种籽,引种到海南福山地区,并大获得成功。如今,在海南“福山咖啡”风情镇的咖啡文化馆里,陈显彰的半身雕像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这是对他在“福山咖啡”种植发展上的肯定。
咖啡的香气飘进了新时代的台山,慢慢的变多的年轻人开始从事咖啡行业,他们有的是从海外归来,有的则是从本地传承发展,相同的是,他们既继承侨乡的咖啡文化特色,又发扬了侨乡兼容并包的文化融合特质,开始书写新时代台山咖啡的新业态,开创新的台山咖啡文化领域。
80后美籍华人李旻禧,她从美国带回了典型的当代美式咖啡,在台山市水步镇长塘村的草坪里创办了祠唐咖啡糖水铺,她对媒体表示,希望凭借高质量的咖啡和有故事的店铺陈设,在中西合璧、古色古香的侨乡杨楼建筑中,打造了一家台山元素特色的高品质招牌咖啡店。“宣传推介家乡,讲好身边的故事,让世界看到、认识、了解我们,带动家乡的发展”。
在台城南门桥头,夜色中的“壹+”咖啡店透出温馨柔和的灯光。其实咖啡店并不是老板伍国羡的主业。他是典型的咖啡客,为了喝到高品质的咖啡,他从世界各地搜罗优质的咖啡豆,再委托给国内知名的咖啡烘焙师进行烘焙,然后和同好们一起品鉴。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最好的口感,他还会亲自测试每一批次咖啡豆,调整冲泡方法。随着咖啡朋友圈的逐步扩大,他才萌生了要开一个咖啡店,让更多爱好咖啡的朋友多一个交流分享的空间的念头。“我希望每一杯咖啡出品都是精品。”“台山人很会喝咖啡,我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伍国羡说,工作只是生存,而生活远远不止生存。
从香港回台山创业的陈建科,一边开咖啡馆,一边开始尝试在台山种植埃塞俄比亚原生种耶加雪菲咖啡树。经过几年试种,原种树苗已经开花结果,他还培育出了本地栽培的第二代咖啡树。除了种植咖啡豆,他还想在本土培育咖啡文化的种子。最终,他在端芬镇找到了一所名为“美湾学校”的旧学校,开始以此为起点打造一个集咖啡豆种植及科普基地、专业咖啡师、烘焙师培训学校、咖啡烘焙工厂、咖啡文化展示馆、还有咖啡主题民宿和露营营地等于一体的综合咖啡营地,让外界认识台山的咖啡文化。他的想法得到了端芬镇的支持,目前咖啡营地建设进展顺利,预计“五一”假期可局部开放,暑假期间可全面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当地希望以此为龙头,结合当地华侨文化特色,将其打造成为一个咖啡主题文旅基地,带动咖啡文化产业在当地发展。
文化节节目丰富多彩,既有集本土文化、精品咖啡为一体的咖啡文化集市,可以品尝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精品优质咖啡,还有各种年纪轻的人喜欢的各色“潮咖”,以及精美的咖啡周边。每天还有游客现场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的咖啡杯测挑战赛,丰富的奖品当场即可到手。文化节上还有当地文旅产业成果展示环节,届时,世界级银信小镇与你约会“遇见·啡常端芬”,不见不散。